今天给各位分享鸿海股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鸿海股价钜亨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比亚迪富士康区别?
- 2、鸿海现在股价是多少?
- 3、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胥江工业园新峰路269号是什么公司
- 4、股票代码837064股市行情
- 5、夏普2048s安装定影器后还需要设置吗?
- 6、小米9再被“秒光”,雷军要去拧螺丝了,可为啥小米做不到现货呢?
比亚迪富士康区别?
现在许多人了解的比亚迪(BYD),更多停留在汽车上,新能源汽车、电池受到巴菲特青睐。但汽车以外的比亚迪你了解多少?甚至许多人不知道比亚迪是从代工起家,华叔继续聊聊比亚迪和富士康那些事——
2002年,比亚迪只是一家做手机电池的小企业,而富士康已是手握几十亿美元订单的世界代工航母。当时,郭台铭与王传福谈了一次合作,并且邀请王传福到富士康国内深圳总部参观,双方更是宾主言欢,觥筹交错,畅想未来合作的美好前景。
估计连郭台铭也没想到,这次观摩之旅让比亚迪成富士康的未来对手,王传福通过这次参观中受益匪浅,比亚迪的作业模式与富士康有着相似之处。当时,中国企业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许多东西靠模(chao)仿(xi)提升企业技术能力。
2003年起,比亚迪挖角了400多名富士康员工,大量机密文件神秘摆在王传福案头。文件破解了富士康的商业机密,包括哪些产品赚钱,跟客户的报价等细节。
2006年,郭台铭终于忍无可忍,将比亚迪告上法庭,这宗看似胜负分明的窃取商业机密案,最终结局只是让比亚迪几位员工蹲班房,而且定论无果。到之后,比亚迪每次遇到重要关头都化险为夷、从容脱身。
2006年5月4日,富士康的网检系统检测到王伟等富士康员工向比亚迪发送了大量的系统文件,公司当即报警。富士康随后请求深圳中院采取证据保全措施,法院在比亚迪的办公地点查扣复制其公司员工柳相军、司少青的计算机硬盘内容。证据显示,硬盘中有富士康文件头字样的Word文件,以及富士康相关主管人的签字。
曾在富士康担任主管的柳相军、负责编制工艺流程文件的司少青,2005年7月从富士康跳槽比亚迪。而从此前的6月10日起,柳相军就已开始将“富士康手机业务一季度指标状况”等商业秘密直接寄给王传福。另外,柳相军到2005年5月底时才申请离职,而他与比亚迪行政总裁李柯已先期进行过重要的工作讨论。
2006年6月,鸿海集团两个子公司富泰宏精密、鸿富锦精密共同向香港高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控告柳相军、司少青等人在跳槽到比亚迪后,泄露富士康的商业机密,并索赔500万元。
(只要去到华叔聊5G首页回 移动、联通、电信 即可查询5G信号覆盖)
2007年10月5日,富泰宏精密、鸿富锦精密在香港高院再度起诉比亚迪及其部分子公司,要求判令禁止继续使用、开发原告的机密信息,要求交出占有、管理和使用的原告文件材料,并交出通过机密信息获得的收益,赔偿650.7万元等。
同年1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委派北京九州世初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在北京为“富士康诉比亚迪恶意侵犯其商业秘密案”进行司法鉴定。在听证会上,富士康指控:比亚迪2006年手机制造的营收超51.35亿元,较2005年的19.06亿元增长了169.3%,较2004年的9.39亿元更是增长了4倍多,这种爆发式增长极不正常,与公司的商业秘密大量流失、大量员工跳槽,在时间上是相互吻合的。
一个月后,第一批鉴定报告出炉:移动硬盘中有116份富士康文件,其中68份是非公知信息。据悉,第一批鉴定报告有7000多页、33卷,重50多公斤。但比亚迪坚持认为,鉴定报告及相关附录的大部分系富士康单方面呈交的,公司对此毫不知情。
富士康指出,从2003年开始,自己从事手机设计、制造等业务的多个部门的400多名员工,陆续跳槽到比亚迪,其中包括富士康花费几十万元派往欧洲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比亚迪甚至为此成立了挖角办公室,挖走了富士康在日本的研发高级核心主管,并连带了一项冶金提炼合成技术。
2008年3月14日,富士康迎来转机,当地公安机关在调查取证后发现,案子可能涉及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富士康撤销对比亚迪在内地的民事诉讼,转为刑事诉讼。3月20日,比亚迪前执行董事兼副总裁夏佐全被拘留。24日、31日,司少青和柳相军先后被判处1年零4个月和4年有期徒刑。
出乎意料的是,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夏佐全在拘留后的第4天因证据不足被释放,而另外两名获刑员工,在定罪前已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属于个人犯罪,与比亚迪无关。
这样的判决并不让富士康满意。但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2008年12月3日,比亚迪反将一军,称公安机关已撤销针对比亚迪的调查,北京九州世初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常务副主任赵军及另外两名负责人涉嫌毁灭、伪造证据和收受贿赂,被公安机关逮捕。
此外,比亚迪前员工张朝正涉嫌接受富士康的贿赂,为富士康非法窃取保密文件,被公安机关逮捕。
富士康人士称:王传福是深圳市人大常委,对深圳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的任免有重要的投票权,从这一点上来看,富士康就完全落于被动。另一方面,比亚迪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企业,当地法院倾向本地企业,在国内见怪不怪。
郭台铭十分委屈:“我们不得不选择香港,在深圳打不赢官司,就像到赌城去,他一面跟你赌,一边自己做庄。”
比亚迪原计划于2007年7月底将手机业务在香港分拆上市,但富士康2007年6月11日在香港法院提出诉讼。2007年9月27日,在上市第一次申请过期后,比亚迪继续提出了上市申请,富士康再次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新诉讼。由于受富士康的阻挠,最终被推迟半年上市。王传福在公开场合指责富士康是在“故意捣乱”。
王传福对专利壁垒一向嗤之以鼻,认为专利是死的,都可以绕过去。他有一句业内名言,“一种新产品的开发,实际上60%来自文献,30%来自样品,5%来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实际上也就5%左右。”在业内人士看来,王传福对专利的公开藐视,在国内无人能出其右。
“每次东窗事发,比亚迪都要求犯罪人员删除证据,让员工背黑锅。”郭台铭曾愤怒表态。而富士康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层对媒体表示,比亚迪对规避法律责任很有心得,随着近年来官司的增多,他们几年前就成立了一个一百多人的“知识产权团队”,说难听一点,就是证据销毁以及专利规避团队。
我们熟悉又陌生的郭台铭——
郭台铭,1950年出生,自幼家境贫寒。作为家中的长子,他靠半工半读结束了在一所海员学校的课程后,于1973年出资10万元新台币,跟朋友在台北县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几个月后,原有股东抽身而出,鸿海成了郭台铭一个人的企业。
熟悉郭台铭的人都承认他是一个商业天才,感叹其超强的市场敏感度和顽强的毅力非一般人所能比拟。据悉,为了开拓美国市场,郭台铭曾在雨中苦等客户4个小时;为了跟大厂商做生意,他曾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足迹踏遍美国32个州……他对客户看得最重,“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
不过,郭台铭人性中的弱点也比较明显。和他共事过的一些台湾业界人士评价他“专断、高傲、独裁、摒弃民主……”而作为一家“家长制”企业,富士康的企业文化也打上了太多郭台铭的烙印,大小决策都得由他一手拍板。
富士康几乎所有中高层都来自台湾,这种不平等的文化,也激起了内地员工们的反感。据悉,从台湾派来内地的4000名高管,他们的工资相当于5万名内地员工的工资总和。
员工眼中随和的王传福——
和郭台铭一样,王传福的出身环境也不好。1966年生于安徽无为县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早逝,他靠姐姐跟哥哥的接济,才艰难地完成中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学业。创办比亚迪前,他曾是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当他看到当时作为款爷标志的大哥大手机一部就要卖3万多元时,王传福认定手机充电电池大有可为,于是用借来的250万元资金在1995年创建了比亚迪。
早期,王传福带着10多名员工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里“打打敲敲”,拿不出足够的钱建生产线,只好组建人力流水线,关键生产设备则以自行研发的机器代替。这样半自动化的生产线,却造出了低价的产品,日本卖8美元/块的电池,比亚迪只要2.5美元。
但唯一不同的是,王传福在同事和员工眼里很随和,他中规中矩的大分头让人觉得很亲切。不过,这并不妨碍王传福在公司树立威信,他不按常理出牌,带领比亚迪一次次从竞争对手口中上演虎口夺食。
熟悉王传福的人认为,王传福不是一个传统的管理者,反而更像一个技术人员,经常与技术人员呆在一起探讨技术难关,他对技术的痴迷,胜过所有员工。当年,比亚迪没钱建电池干燥室,王传福就想出添加一种吸水的药剂替代,效果很好。
还让人感觉王传福与郭台铭不一样的是,前者深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富士康,员工地位不高,出差后要报销相关费用,必须把每笔支出交代得一清二楚,而富士康高层花钱却大手大脚,无人过问,高层领导的包机出行更是司空见惯。
而在比亚迪,高管和员工一样,出差一律都坐经济舱,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及会议。在对待员工上,王传福也不像郭那样苛刻,该花的钱从不计较。
(只要去到华叔聊5G首页回 5G套餐 即可知道移动、联通、电信的预约5G套餐方式。)
一位从富士康跳槽到比亚迪的员工给出了结论:比亚迪与富士康最大的不同就是“尊重”,比亚迪也推崇节俭,但员工会过得踏实,没在富士康那种拘束感。在比亚迪,管理层跟员工一起在食堂吃简单的饭菜,不搞特殊化。
不过,比亚迪依然稚嫩,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术并不多,而它对游戏规则的漠视,也将树敌更多。
2012年9月27日,富士康与比亚迪官司之战正酣,巴菲特宣布斥资2.3亿美元,拿下比亚迪10%的股权。受此消息刺激,在短短的四个交易日内,比亚迪股份股价上涨60%,旗下子公司比亚迪电子更是上涨超过100%。
比亚迪的股价上涨并不让郭台铭紧张,但比亚迪背后的“股神”,却是任谁也不敢小觑,他不仅是雄厚资本实力的象征,更是商业诚信的标志。巴菲特与自己的敌人正紧密纠结在一起,这将极大地削弱自己辛苦建立的道德优势,甚至可能因此改变官司的走向。
郭台铭说,官司打了5年没结果,但会打到底。他认为巴菲特对比亚迪的投资看走了眼,但造成官司困难,会连他一起打。他还重提了质问巴菲特的旧事。
比如郭台铭曾写信给巴菲特,问他三个问题:
一,你一直标榜只投有诚信、长期经营的公司,为何投了“偷窃富士康商业机密的比亚迪”?二,丰田、本田等大车厂投资油电混合车领域很久才赚钱,你用何种专业知识判断比亚迪的潜力? 三,你敢不敢驾驶比亚迪整天自夸的电动双模车上下班?
巴菲特并没回应他。郭台铭昨天语言中充满恨意地说,比亚迪与巴菲特结合,就是“一个吹牛的加上一个炒股的”。他认为,巴菲特根本不是股神,就只是靠小聪明炒作,当投资到一定规模,大家都在后面跟,这就是所谓巴菲特的商业策略。而他要坚持到底看看,是“长期投资者还是炒股票者会成为股神”。
2012年6月,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了富士康在香港对比亚迪锲而不舍的上诉,而对于比亚迪对富士康的反指控持保留意见,双方纠缠5年多的商业机密案暂时停滞。
当年,两人都无心恋战,王传福忙于自己的电动车梦,深陷自主品牌泥沼之中,无暇他顾。而郭老板生意也并不顺遂,接连不断的跳楼事件引起的巨大社会压力、电商帝国功败垂成、老主顾苹果的订单分流都令其焦头烂额。
在商业世界,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虽然郭台铭发下誓言必须打赢这场仗,甚至非常瞧不起这家连1/10都不到的“小企业”,但如今比亚迪已经有电池、汽车,涉及到众多核心技术的航母级集团。
郭台铭在富士康“铁王座”坐了45年之久,卸任短短半年发生的事情,估计也让他没想到,连续接下华为、苹果的订单,让富士康的地位岌岌可危,比亚迪在不断侵蚀富士康的代工帝国。
华叔在网上看到有自媒体称:比亚迪不务正业抢富士康饭碗的报道,可以看出还是有许多人不了解比亚迪和富士康的恩怨历史,绝对能拍出史诗式大片的真实商业题材。
内容根据网络整理,本文仅代表华叔个人观点,不代表华叔聊5G的本意和立场。
1、均胜电子:2019年与特斯拉相关业务营收预计不超20亿元。均胜电子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成,目前公司为特斯拉供应安全带、安全气囊和方向盘等汽车安全类产品、HMI产品及相关传感器,2019年与特斯拉的相关业务产生的营业收入预计不超过20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较小。
2、永利股份:特斯拉是公司汽车模塑客户之一。特斯拉是公司汽车模塑客户之一,其与一汽丰田、华晨宝马、长安马自达、上海通用、北京奔驰等公司其他客户并无本质不同;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黄晓东先生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7日累计减持公司总股本2.63%。
3、亚玛顿:未涉及与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3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相关合作。公司虽然近年已成为特斯拉公司的合格供应商,2019 年开始逐步放量向其提供太阳能瓦片玻璃等,但目前双方交易金额较小,且未达到公司日常经营重大合同标准。同时,目前公司为特斯拉公司太阳能屋顶项目供应商,未涉及与特斯拉上海工厂 Model3、ModelY 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相关合作。
4、共达电声:证监会不予核准公司吸收合并万魔声学,继续推进本次资产重组。共达电声还表示,继续推进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5、大族激光:下修业绩预期,预计净利同比降58%-63%。下修2019年业绩预期,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6.4亿-7.2亿元,同比下降58%-63%,此前预计下降45%-55%。
6、吉利、戴姆勒正式合资smart 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吉利与戴姆勒各持股50%的smart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董事会由6人组成,双方各3人。合资公司总部位于宁波,并在宁波和斯图加特各设营销总部。吉利将负责未来纯电动smart的工程研发,奔驰负责设计,计划于2022年国产上市。
7、斯迪克:已有产品可应用于特斯拉MODEL3上。
8、秀强股份:与特斯拉有两个合作项目,新能源充电桩玻璃项目已正常供货。公司目前与特斯拉的合作有两个项目:新能源充电桩玻璃项目,目前已正常供货;光伏屋顶玻璃项目,正在按特斯拉要求提供样品。与特斯拉合作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公司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
9、继峰股份:特斯拉业务收入占集团收入比例较小。公司控股子公司德国格拉默和特斯拉有业务合作。目前,特斯拉业务收入占集团收入比例较小。
上面都是这么多特斯拉供应链的消息,而且有些供应链企业之前不在华叔的文中出现,看来明天要继续恶补特斯拉供应链名单。
鸿海现在股价是多少?
20097月16日,因为弄丢一台苹果iPhone手机样机,富士康深圳的员工孙丹勇于凌晨跳楼自杀,一经媒体报道即引发震动。关于员工是否受到环安科科长殴打和拘禁,种种传言和猜测让富士康再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与郭台铭有官司纠葛的原《壹周刊》女记者臧家宜也于此时通过博客对外公布——郭台铭因为巨额偷税事件在美国被举报,若被美国政府认定为恶意逃税,将按3倍金额处罚,届时,总资产约800亿元台币的郭台铭将面临破产。
跳楼事件的真相扑朔迷离,郭台铭的态度倒让外界感到有些意外——他指示下属“人家是个农村出来的孩子”,要求公司从优做好善后事宜。对媒体的态度也罕见地合作,多位记者都见到了当事人——殴打、拘禁孙丹勇的嫌疑人、环安科科长顾钦明,而且还看到了由该公司提供的事件经过录像带。
这的确令人意外——个性强硬的郭台铭素与媒体关系恶劣,在台湾,就曾对批评指责他的媒体动辄以诽谤诉讼威胁。2006年,当内地《第一财经日报》刊登一篇揭露富士康员工“遭受血汗工厂待遇”的报道,鸿海集团立刻向当事记者索赔2000万元,并对记者的上级要求1000万元赔偿,还通过法院迅速冻结了记者的私人财产。虽然最后以和解收尾,也让大陆媒体界感受到“郭老大”的枭雄做派。
然而,随后被与之有积怨的女记者臧家宜博客曝出的“巨额逃税”事件就让郭台铭十分光火了。鸿海的公关表示不愿再对臧家宜的言论回应,继承了郭氏风范的鸿海内部主管则痛骂,“都已经半只脚踩在监狱里的人(指臧家宜)了,再告她只是浪费,根本懒得理。”对此,臧家宜声称对鸿海已提出民事诉讼,求偿100 元台币,法院已经受理此案。
拔萝卜带泥出来的,还有鸿海在美国的33起诉讼官司。这些在美国的诉讼案件,也被举报人举报到“台北地检署”,称“鸿海科技集团未有达到向股东公布其在美国的数项重大诉讼事宜,涉嫌违反台湾地区的《证券法》”。依据举报人所举报的,“鸿海科技涉有背信、诈欺、违反证交法等刑责”。
林林总总的迹象表明,巨额逃税案的举报人并没有掌握到任何关于鸿海和郭台铭的未公开信息,所以,几乎不太可能是接近郭台铭的核心人士。更多的证据表明,这更像是一起出于私人恩怨的报复行为。
这一次,“万劫不复做恶人”的郭台铭将如何渡过这场个人危机呢?
重出江湖
对郭台铭来说,这个7月并不是唯一难熬的时日。
8年前鸿海正如日中天,郭台铭曾对外放出2008年就退休的豪言,两年前风光正好,他也再度强调——如果鸿海营收达到2兆台币,他“就要走了”。但遭逢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多年来一直高速奔跑的鸿海业绩增速放缓,股价一蹶不振,本属意“含饴弄女”的郭台铭不得不半年后重新出山,再次坐镇“第一线”,指挥降薪、裁员和鸿海帝国的布局大调整。
已有一子两女的郭台铭视鸿海为自己“最看重的儿子”,他透露现在自己每天工作大概16个小时,“没有礼拜六、礼拜天,最多是礼拜天打场球,可是还是一面打球、一面开会。”自2005年起,身为董事长的郭台铭只拿象征性的一元台币年薪。如今公司面临危机,鸿海的高层干部们也只得跟随大老板不拿薪水,年薪在80万以上的则自动减薪。
为提振股东们的信心,鸿海在4月16日提前召开了股东会。一向个性倨傲的郭老大一改往日的姿态,一上台就对股东又是鞠躬又道歉,并信誓旦旦地开出3 张“支票”:股价不回来,他就不退休;今年营收要比去年增长3成;跨入软件、生技、节能产业。郭台铭向股东们保证:鸿海,还有黄金10年!
郭台铭也坦承,今年增长3成是很难实现的目标,相当于“每年要生一个25岁的孩子一样”,不过既然口号已经喊出去了,收不回来了。他和部下们只有拼命赶,“现在每天都在开会”。
惨淡年代,最稀缺的就是信心。郭台铭这幕在股东会上演出的强硬又谦卑的“独角戏”最终取得了他预想的效果——8家外资券商中有5家将鸿海评为“买进”,两家“中立”,只有一家“看衰”。
多年来,以IT硬件代工称霸世界的郭台铭一直对所谓的“研发和技术”嗤之以鼻。毕竟,鸿海帝国正是以过硬的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将代工做到极致,获得了每年30%的成长速度和惊人利润。然而,金融危机下的西方大客户需求的疲软,海外订单的减少,迫使这位专注于产业链下游的“代工之王”在生产线迁徙的传统方案外,不得不重新考虑鸿海的转型。
郭台铭已宣称公司将迈入“科技的鸿海”时代。公司在内地和台湾建设多个研发中心,在集团大裁员的背景下,仍然以3%-5%的速度招募研发人员。公司将瞄准中国的内地市场,生产直接供应大陆消费者的笔记本等IT产品。
“未来鸿海有一部分很大的收入,就来自专利收入。这是鸿海要转型至‘科技的鸿海’重要的部分。”
“代工之王”间的战争
吞噬走鸿海订单的,除了全球经济衰退外,还有一只可怕的老虎。
近几年来,同处一城的另一个靠自我奋斗起家的穷小子——比亚迪的董事长王传福正以平均低20%的价格优势抢走郭台铭一个又一个全球大客户,其中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松下……
早在2002年的时候,比郭台铭小18岁的王传福曾到台湾拜访过郭台铭,并恭恭敬敬地提出去他厂子参观学习。令郭台铭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仅仅几年内,这位大陆小弟迅速“克隆”出与富士康近乎相同的手机代工产业链,成为富士康最难对付的劲敌。
到2006年,富士康觉察到某种不对劲:自己赚钱的产品,比亚迪在短时间内就能跟进;而同时,比亚迪在订单报价上总是如影随形,每次报价都比对方低一点,使得富士康吃尽苦头,大订单不断流失;富士康的内部系统也检测到,一些系统文件被传送到比亚迪那里。郭台铭曾公开指责,比亚迪挖走富士康400多名干部,使得富士康蒙受数百亿美元的损失。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怒之下,郭台铭以窃取商业机密为由将比亚迪告上法庭。双方交锋至今3年,官司看似胜负了然,也曾成功阻挠比亚迪香港上市,但最后除比亚迪几位员工入狱,最终定论无果。而且,每到重要关头,比亚迪总能化险为夷,从容脱身,并于去年底对富士康展开了反击。
让郭台铭更为火冒三丈的是,正当鸿海与比亚迪大打出手的时候,远在大洋彼岸的巴菲特去年9月宣布以2.3亿美元买入比亚迪10%的股权。受此消息刺激,短短的4个交易日内,比亚迪股价上涨60%,旗下子公司比亚迪电子更是上涨超过100%。今年5月2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甚至让还没有出口到美国的比亚迪汽车上展厅大秀一把。一夜之间,王传福的名字在华尔街流传开了。
怒火中烧的郭台铭隔着太平洋向“股神”发出咄咄逼人的控诉:“巴菲特一直标榜只投资有诚信、长期经营的公司,为何要投资窃取商业机密的比亚迪?巴菲特敢不敢驾驶比亚迪汽车上下班?巴菲特是用何种专业知识判断比亚迪的潜力的?”继而,他干脆宣称:这个世上根本没有什么股神,大家不要上当!
郭台铭的指责声刚落,比亚迪股份随后连续3天股价一路狂飙。其中,5月4日涨13.7%,次日涨9.9%,5月6日再涨1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鸿海一路的跌势。
让郭台铭胸闷的,还有对深圳政府地方保护主义的不满。富士康固然是深圳经济的重要力量,比亚迪更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企业,王传福本人则是深圳的人大代表。个中微妙,使得富士康后来选择在香港打官司。
自2007年起,富士康陆续从深圳龙岗迁往内地昆山、武汉和山西。2008年年底,郭台铭亲自坐镇深圳,指挥迁徙大军。有人士指出,这固然是出于降低劳动力成本的考虑,同时也部分出于对深圳方面没有公平对待的不满,并且,他们从内地地方政府获得了较有利的优惠条件。
“阿里山的神木不是一天长成的”,这是郭台铭对自己成就鸿海帝国最美妙的注解。阿里山的神木,当然不会在一天内被超越。
谁是明日的赢家,谁将是明日的代工之王。或许,就在这个2009年埋下关键的伏笔
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胥江工业园新峰路269号是什么公司
闳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六年前,闳晖全球手机按键市占率13%,甫进入前五大之列,年营收还不到50亿元,闳晖用了五年的时间,去年不景气中,合并营收还逆势成长20%,达到108亿元,全球手机按键市占率更登上21%,挤下日本信越化学公司,坐上龙头宝座。闳晖隐身在淡水山区的橡胶生产聚落中,当时淡金公路都还没有开通,门牌是卫星导航也找不到的「下圭柔山」。随着台湾产业外移,这个小小厂区每天仍有约五百位员工坚守冈位,从研发人员到作业员,男生一律穿着浅蓝制服、女生着装亮黄色外衣,穿梭其中。新产品业绩 每年至少占30%即使股价一直维持在100元以上,闳晖员工身上丝毫看不到电子新贵的骄奢气息,创意能量源源不绝:他们合力打造出薄仅0.3毫米的超薄按键、光学镀膜技术让按键在不同角度下展现炫丽如金龟子的光芒、按键下的导光板(Light Guide)让客户节省三分之一LED用量。
「每年一定要有三成的营收是来自于新技术和新产品」,闳晖实业总经理吴圣扬说,手机产业变动很快,没有什么技术可以永远维持领先,最好的竞争优势就是维持「老二主义」的心态,这是指即使是第一名,还是要时时刻刻想着怎么进步。为了让内部人员持续挑战,闳晖订下「每年三成营收要来自新产品」的内规,只要达成目标,大家都有奖励。吴圣扬解释说,一项突破性新产品可以赚钱的黄金时间大约是三年,从开发量产后的营收有两年是纳入新产品营收计算,第三年起就剔除,这样才可以激励大家。闳晖平均每季都会向客户提报最新的产品构想和技术,形同是一个定期的时间表,刺激自己将idea(好点子)落实成可以向客户展现的prototype(原型样品)。闳晖副总经理黄俊杰说,去年闳晖约有27个项目是用在投资未来,预期也会在未来两年陆续显现效益。向客户简报 业务研发同行「其实过去新产品营收可能只达到两成水平,近五年甚至有时达到35%、甚至38%的纪录,关键就在于研发、业务的团队增加合作!」黄俊杰强调,企业要开发「商品」,不是「产品」,能卖得出去的才是好商品。因此,闳晖的业务得要有工程师背景,才能知道按键生产的「眉眉角角」,在洽谈订单就先提醒客户可能要注意的地方;闳晖的研发人员差旅费也不低,由业务、研发一起到前线向客户简报,研发人员才不会闭门造车,多吸收客户、业务和市场意见后,新商品让客户「design in」机会增加,「新产品占营收比重三成」的绩效指标也更容易达成了。细心听取客户需求,是闳晖每年稳步成长的心法之一,更因此跳脱橡胶材料、模具、制程等原本手机按键世界的小圈圈,为客户建置光学能力。按键背后的「导光板」因此诞生。黄俊杰说,手机按键背面采用白光LED,有亮度不均匀、颗数多、耗电量大等问题,客户反应这项问题后,闳晖研发团队从液晶显示器背光的导光板取得灵感,找来两位光学人才,和既有按键团队紧密配合,在三个月内就开发出第一片塑料导光板。第一片塑料导光板完成后,闳晖因应手机薄型化趋势,又花半年时间,研究薄膜与橡胶等其他材质的导光板,现在一片超薄按键加上薄膜导光板,最薄仅约0.3毫米,让客户有机会设计出更轻巧的手机。导光板开发项目也正彰显着闳晖核心的企业文化。吴圣扬强调,「把客户的事情拿来做,让他有空再去忙别的事情,是闳晖服务客户的重要宗旨。」吴圣扬说:「客户有麻烦的时候,拿起电话第一个就拨给你,你就成功了。」五年前,闳晖最大的手机客户还是德国西门子和日本夏普,近五年来,闳晖服务摩托罗拉、诺基亚、黑莓机生产商RIM ,也成功打进过去只采用韩商产品、文化封闭的韩国三星电子,个个都是一线手机大厂。「手机按键很特别,你得在产品上市的前半年、前九个月,就和客户共同设计,没有相当的信任感是做不到的,」吴圣扬说,「有客户从开专案到量产,模具就改了62次,62次耶!相对地,你的耐心和设计实力获肯定后,困难的工作他也会拿来给你,你进步的机会也比别人多了! 」重团队合作 保持竞争优势客户资产不仅仅建立在订单的实质关系上,更是判断未来时势的重要参考依据。吴圣扬指出,一线客户手上永远有第一手的市场信息,手机产业景气好坏,很快就可以感受出来,一线客户也主导市场趋势,只要细心倾听,就知道未来应投资什么技术、应先做好什么准备。吴圣扬认为,技术实力固然重要,但团队合作、「老二主义」的谦虚心态更重要,这些才是带领闳晖成为全球手机按键第一名的核心竞争优势。即便近年外界对鸿海可能并购、挖角闳晖等传言不断,吴圣扬仍深信,绝非挖走将领或一兵一卒就能复制闳晖成功经验。即便一年客户开设的项目已经高达120个,闳晖透过平台与数据库管理,经过业务、研发、工厂三方人员的紧密配合,才能够满足客户「Time-to-market」的需求,在分秒必争、快速变化的手机产业中,成为全球手机大厂最信赖的按键供货商,跃上第一名宝座。 新闻辞典/手机按键手机按键是消费者与移动电话沟通的主要接口,藉由按键、反馈等触感,确实传达指令给移动电话,除了这项重要的基本功能外,手机按键也是手机「衣装」的一部份,造型设计与美观更是近年的重要趋势。一片薄薄的按键,要能够精确完成她的功能和使命,得要机构设计、材料配方、模具开发等设计工作,需要机械、化学等不同背景的人共同合作,等到设计工作完成后,制程可能有20到30道工序,怎么安排可以达到质量稳定、降低成本,也是需要经验累积。虽然近年全触控屏幕智能手机风潮兴起,但传统按键仍是手机市场的基本主流,即便只是3,000元的入门手机也未必按键就会比较便宜,因为这类手机反而要用特殊造型吸引消费者。在功能需求上,闳晖近年发展的导光板技术,成功让客户减少LED的使用颗数,同时可以提高背光的均亮度、降低耗电量等好处,因此提升闳晖手机按键市占率。在外观方面,闳晖持续发展各种表面处理的技术,希望协助客户打入亚洲市场,去年闳晖首度参加德国iF材料设计大奖,就以「Beetle(金龟子)」获奖! (记者陈雅兰)
股票代码837064股市行情
1、鸿海股份(837064)是挂牌在新三板的股票,目前的股价走势良好。
2、鸿海股份成立于2011年11月9日。鸿海股份主要从事团膳供应链服务,建立的是中餐标准食材供应链平台,主要服务的对象分为两类,一类为非商业餐饮,主要以工厂餐厅、学校食堂、医院系统、机关单位、军队系统、企业食堂为主,另一类为商业餐饮,主要以咖啡馆、西餐厅、中式快餐店、商超为主。
3、2016年4月2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告显示,鸿海(苏州)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鸿海股份 证券代码:837064)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4月26日公开转让。鸿海股份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8月净利润分别为-42.44万元、-28.49万元、281.30万元。
夏普2048s安装定影器后还需要设置吗?
一般情况下的话,安装电影气之后,当然也是需要进行下设置的啦2016年5月12日,夏普任命戴正吴为CEO,接替高桥兴三(Kozo Takahashi)的职务,这使其成为了自该公司在一个世纪前成立以来第一位来自公司外部的CEO。[4]
2018年9月27日,夏普社长戴正吴正式正式兼任夏普中国CEO。[5]
产品服务
以“发展需求创造型商品”为目标的夏普公司广泛经营家电、民用以及产业用电子机器。产品分类如下:
Sharp手机
(1)家用电器
液晶电视、BSV液晶拼接屏、三页电风扇、冰箱、空调、空气消毒剂、微波炉、空气净化机、洗衣机、蓝光播放器、除湿机。
(2)数码通信
手机、传真机、电脑辞典、无绳电话。
(3)办公设备
数码复合机、投影仪、计算器。
(4)太阳能产品常熟夏
单晶硅太阳能组件,多晶硅太阳能组件,薄膜电池。
(5)工程专用
专业显示器、商用液晶电视、空气净化器。
(6)手机
2017年4月,夏普Z3抢先在台湾上市,售价为13990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200元。[6]
企业文化
诚意和创意
正是这种至诚与创新的工作,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满足和美好的享受,而这样才能对社会作出真正的贡献。
夏普
诚是处世之道,应贯彻于万事之始终。
和是力量,愿彼此信赖、团结一致。
礼是美德,要互相尊敬,感恩戴德。
创新是进步,须精益求精,不时改进。
勇气是生活的价值源泉之所在,让我们排除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公司理念
夏普并不一味追求规模的大小,夏普以诚意和独到的技术来广为全世界的文化和福利的提高作贡献。
夏普致力于挖掘公司中每一个职工的能力,以公司的发展和个人的幸福相一致为目标。
夏普期望着以股东及客户为首的,包括所有创作者在内的共同繁荣。
面临危机
股价暴跌
公司100周年
2012年,夏普将迎来公司100周年,不过这家“百年老店”正受到日本市场的“六重苦”(日元升值、法人税率、自由贸
易协定、劳动限制、环境限制、电力不足)。在这一经营环境下,夏普坦言对新型商业环境与市场的应对能力和反应速度都存在着不足,而且在日本市场以外的全球市场也没能发挥出该公司的长处。
在2012年3月双方达成的协议中,鸿海同意按每股550日元(约7美元/股)的比例,以670亿日元(约8.5亿美元)换取夏普约10%的股权;而2012年8月3夏普下调营收预期,引发股价盘中暴跌30%。
截至2012年8月6日上午收盘,夏普股价跌破180日元。鸿海集团所持10%股份,大幅缩水接近70%。郭台铭终陷夏普股价暴跌泥潭。
2012年9月27日,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及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已决定向日本电子巨头夏普公司新增贷款3600亿日元。上述银行此举旨在帮助夏普实现扭亏为盈,从资金方面支持其经营重组。
分析人士认为,3600亿日元在短期内或将一定程度缓解夏普的资金周转压力,但其长期看,夏普必须增加自身的竞争力,才能真正走出危机。另据报道,夏普还计划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目前尚处于谈判过程中,具体结果或将于10月后公布。日本全国银行协会会长佐藤康博曾表态,希望国内各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夏普,助其度过难关。
夏普公司表示,由于公司股票交易量较低,该公司计划向日本国内的札幌证交所、名古屋证交所和福冈证交所提交退市申请。不过,夏普在东京以及大阪证交所的交易目前并未受到影响。
小米9再被“秒光”,雷军要去拧螺丝了,可为啥小米做不到现货呢?
小米手机从诞生以来,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现在,号称对小米公司意义重大的旗舰机型小米9发布后,虽然雷军在发布会上表态“这次备货充足”,但依然逃避不了分分钟“秒光”的命运。这到底是“饥饿营销”,还是另有隐情?我们不妨来剖析一下。
饥饿营销早已成过去式
小米公司刚诞生时,的确有一段时间是实行过“饥饿营销”的。因为在那个时候,雷军本人的高光IP,加上小米“极致性价比”的业界口碑,让小米手机备受大众追捧。而小米公司能够在智能手机行业强手如林的森林法则中迅速脱颖而出,并短短几年久跃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饥饿营销”的成功是主要的推动力之一。
然而,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之激烈超出了太多人的想象,一度被各行各业顶礼膜拜学习研究的“小米模式”也有败走麦城的时候,从2016年开始,随着华为、OPPO、vivo这几大品牌的迅速崛起,小米一度在中国市场被挤出前三。
而小米在香港上市之后,股价表现一直不佳,这也主要跟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不再是数一数二的领头羊有关。在这种市场形势下,小米要做的是奋起直追,尽力缩小跟华为等的差距。所以,在能多卖出更多手机的情况下,小米绝对不会故意有货不卖的。
高性价比决定要以销定产
大家知道,小米手机从诞生以来,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雷军甚至公开表示,小米手机的综合毛利率永远都不允许超过5%!毛利率5%是个什么概念?这在绝大多数行业,注定是要亏损的!除非你能做到极高的运营效率和极低的运营成本。
那么,要怎样才能做到极高的运营效率和极低的运营成本呢?就小米而言,单就供应链管理来讲,一是要科学确定“备货数量”,二是要“以销定产”。
科学确定“备货数量”,这一点往往是“知易行难”,估计对任何行业、任何一位企业家都是毫无把握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一款刚上市的新产品而言。据说,小米9这次在发布前,备货了30万台,结果在第一轮开售时不到一分钟“秒光”。说明备货是不足的,但这个数量显然是经过小米高层开会研究决定的。
所以,小米更依赖的是“以销定产”,也就是根据提前的“预定”数量来给工厂下单生产。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没有库存压力,没有资金压力,但坏处是,因为工厂排单、备件、生产、包装、运输等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会造成用户的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而这个流程的效率高低和安排合理性,又直接跟小米内部及小米跟工厂之间的管理和流程优劣有直接关系。
对此,小米总裁林斌就公开检讨说:小米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包括现在大家吐槽比较多的缺货,本质上还是我们在内部的流程和管理上缺乏经验造成的。所以年前我们启动了周末内部培训会,各业务主管认真学习先进的流程和管理经验,希望能逐步提升团队的核心能力。当然,培训会后我马上回去继续拧螺丝。
资金压力与需求旺盛的矛盾
可能有些人会说,既然已经知道小米9需求旺盛,卖得这么好,那直接向工厂大量下单、不停生产就可以了啊?
的确,为了缓解货源不足的压力,前两天,在原来富士康工厂的基础上,小米已经专门新签约了比亚迪工厂为小米9代工,并且第一批货已经下线。
但是,手机行业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不是实力一般的公司随便玩得动的。
拿小米9举例,2999元一台,按成本2500元计算,100万台的成本就高达25亿元!400万台的成本就会超过100亿元!而根据小米公司上市时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小米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概在120亿左右。
就算小米倾其所有,把这120亿元全部砸进去生产小米9,大概也只能生产不到500万台。更何况,小米还有其他业务,其他产品线,就算是手机,也还有其他在售款式,还有新独立的红米Redmi要出新品。
所以,大家应该看明白了,其实小米9现在的供货量已经不小了,只是大量用户都集中在刚发布的初期这一个多月购买,别说几十万台,就算是一两百万台也是不够抢的,要知道这款手机当初在网上预约的数量超过200万台。
上游芯片等零部件供货不足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受制于上游手机芯片、摄像头等的供货能力。
大家知道,小米9是第一款采用高通骁龙855芯片量产的智能手机,同时还配备了索尼的IMX586摄像部件,以及三星的AMOLED屏幕。由于高通骁龙855芯片、索尼IMX586都是刚刚上市、宣布量产不久的最新产品,高通和索尼自身在上述两款配件上的产能就不足。
更何况他们还要供货给包括小米、三星、华为、OPPO、vivo等等诸多的手机厂商。粥多僧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结果自然就会在骁龙855手机的初期阶段(3-6个月)难以无限量供应。
至于有些分析说是工厂产能的原因,这个倒还真怪不到工厂头上。要知道,智能手机发展至今已经超过10年以上历史,包括三星、富士康(鸿海)、LG、和硕、伟创力、比亚迪等在内的世界著名手机代工企业的生产线早已经能自如应对生产需求,只要你资金到位、提前下单,工期合理,要多少就能生产多少。
所以,小米做不到现货,根本不是什么“饥饿营销”的问题,更不是雷军等小米高管去生产线拧不拧螺钉的事情。大家站在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关系和市场竞争角度看,就全明白了。
鸿海股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鸿海股价钜亨网、鸿海股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